师生课堂行为规范
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,是教师传授知识、培养学生技能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。为规范师生课堂行为,严格课堂教学管理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,进一步推动教风促学风,特制定本规范。
一、教师行为规范
任课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,治学严谨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,树立教师良好形象。任课教师上课要做到:
1.严格依照校历、作息时间表、课表、教学进度表等基本教学文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,不得随意调课、停课或私自请他人代课,确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上课,须提前办理调(停)课手续。
2.依据课程标准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,制订课程授课计划并严格执行,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变动教学内容,授课进度应控制在±2学时。
3.在上课前5分钟到达教室(实训室),并带齐授课计划、教材、教案、课件、教学日志、点名册等有关教学资料,将学生手机收缴放置手机袋,如需使用多媒体设备或领用仪器设备,应提前10分钟到达,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上课铃响后宣布“上课”。
4.上课时须衣冠整洁,仪态端庄,言行文明,无特殊情况,都应站立授课。课堂上应关闭或静音手机等通讯工具,上课期间不得会客、接电话,不得随意离开课堂,不得在教室(实训室)内吸烟 。
5.在课堂教学时要严明政治纪律,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,始 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原则、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。要为学生传递正能量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6.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第一责任人,应做好课堂组织管理工作。开学第一课向学生强调包括手机管理在内的各项规范,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。每次上课均应进行考勤,记录迟到、早退、旷课学生名单,缺勤人数较多时,课后应及时向班级所属二级学院(部)反映。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,如遇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形,应采取应急措施淡化矛盾,避免冲突,并在课后与班级所属二级学院(部)联系予以妥善处理。
7.时时关注学生,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行为规范,保持教室卫生;经常指导、检查、督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。
8.在实训室组织实践教学时应自觉遵守实训基地规章制度, 教育学生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,防止安全事故发生。
9.听课教师应在授课开始之前提前进入教室(实训室),任课教师应阻止其他无关人员在上课期间随意进入课堂。
10.课后应及时关闭电灯、风扇、电脑、投影等电器,实验 或实训室中有水源的还需及时关闭水源。
11.课程的第一节课,教师应以适当方式作自我介绍和课程 介绍。
12.课程的最后一节课,应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和复习,但不得泄露考试内容。
二、学生行为规范
上课学生应遵守学生守则,认真学习,语言规范、文明礼貌,学风优良,树立学生良好风貌。学生上课要做到:
1.严格依照校历、课表、作息时间表按时上、下课,不得无故旷课、迟到、早退。因病、因事无法上课者,应按相关规定提前办理请假手续。
2.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(实训室),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,按学号放入手机袋,做好课前准备工作。教师宣布“上课”后,班长喊“起立”,全体同学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,教师回礼示意同学就座,并开始上课(实训室内若无座位可直接开始上课)。
3.上课时应尊重教师,遵守课堂纪律,保持良好学习状态,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等教学活动。迟到学生须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入课堂,中途不得随意走动或进出课堂。上课时应关闭或静音手机等通讯工具,并将手机放置手机存放处,不得使用手机接打电话、收发短信、玩游戏等,不得有听音乐、吃零食、看与上课内容不相关的书籍、杂志、报纸等行为。
4.上课时应服装整洁、举止文明。严禁穿吊带衫、拖鞋、背 心等过于暴露的衣物或奇装异服进入教室(实训室)。禁止学生 将食品带入教学场所。课堂上如对教学有异议,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同意后提出,或在课后有礼貌地与教师沟通交流,不得以任何方式扰乱课堂秩序、影响教师授课和其他同学听课。
5.在实训室上课时必须遵守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 操作规程,注意安全,服从安排。
6.自觉维护教学秩序和环境卫生,严禁在教学场所吸烟、大 声喧哗或嬉笑打闹,不得在桌椅、墙壁、窗户上乱写乱画,严禁有损毁、干扰多媒体设备、监控设备、录播设备等教学设施的行为。
7.在课前、课间应主动帮助教师擦拭黑板,课后协助教师关闭电灯、风扇、电脑、投影等电器。
8.爱护教室内一切设施,不随意搬动桌椅,严禁在桌椅、墙壁上乱刻乱画。
9.学生严禁将食品带入教室。
10.上课班级应建立值日生制度,负责保持上课教室卫生清 洁。
三、其他事项
本《规范》是对学院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基本要求和行为指南,全院师生应严格遵守并自觉接受监督。